查看原文
其他

汶川十年:同济始终与你并肩前行!

同济大学 2019-04-30

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从大地震颤的那一刻起,同济人的目光就开始越过千山万水,深情遥望西南那块土地,惦念着那块土地上的人们。

那块土地啊,曾经让70多年前的同济大学得以躲避战乱,6年静心办学,弦歌不辍!

那块土地啊,同济人早已将你视作心中的第二故乡!

心与心相连,手与手相牵,我们同舟共济。同济人第一时间行动起来,发挥土木防灾、城市规划、古建筑保护等多学科优势,成立涵盖12个学科领域的专业技术志愿服务队,先后有130多位专家踊跃奔赴一线,积极投身于抗震救灾的主战场,唱响了一曲与祖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激昂澎湃的同济之歌!

十年回首,不曾忘却那地动山摇

十年回首,不曾停下前进的步伐

同济人始终心系着那片土地

我们的第二故乡!

灾难面前的大学担当

5·12汶川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严重的一次地震。

同济大学在第一时间成立了“抗震救灾专业技术志愿服务队”,一批批专家奔赴重灾区,奋战在抗争救灾及灾后重建的主战场。他们发挥科技专场,全力投入到紧张繁重的各类救援及重建工作中。

同济师生开始为灾区捐款

截止5月21日晚,同济师生共捐款4240774.56元

截止6月18日,同济党员共缴纳“特殊党费”100多万元

专业技术支援灾区,多支专家队伍及时响应

一支由吕西林教授带领的6人专家队伍,携带着帐篷和睡袋,登上了前往成都的飞机。作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房屋应急评估专家组”先遣队员,他们负责对灾区房屋的安全性作出科学、准确、快速的评估,从而判定哪些房屋是安全的,老百姓可以放心入住,哪些需要修复加固,哪些已成危房,必须立即拆除。

这支队伍中,吕西林、唐益群已年过半百,李建中、任晓崧已入中年,李翔、刘威为年轻博士。在这一刻,作为同济人、作为学者那份义不容辞的责任感、使命感,让他们做出了共同的选择。

同济大学抗震救灾专业技术志愿服务队成立,服务队将冒着余震的危险,直接奔赴灾区,在第一线为灾区人民解决问题。

2008.5.17-5.22

6位专家马不停蹄,先后在广元、青川、苍溪等地完成了223栋房屋的评估,除67栋需“立即拆除”外,他们认定,其余大部分都是可以入住或是经过一定修复加固后无安全隐患的。这样的结果让专家们颇感欣慰:“许多在外露宿的灾民们可以回家了!”

吕西林教授现场检查承重构件的裂缝

吕西林教授在现场

艰难时刻

野外露宿

2008.5.22-5.28

第二支6人“房屋应急评估专家组”迅速集结,紧急出征,由土木学院顾祥林教授带队,前往受灾严重的四川德阳什邡市。

时间紧,任务重。为了提高评估效率,专家组分作5组,顾祥林、周德源一组,深入该市多个乡镇,对大企业、政府办公楼、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作评估;施卫星、屈文俊、鲁亮、吴善能等其余4人每人一组,分头对市区建筑进行评估,每组还配备当地技术人员3至4人,又能现场培训。

顾祥林教授在灾区工作

一周风尘仆仆,辛苦奔忙,6位专家交上了一份出色答卷:对市区内414栋房屋、乡镇141栋建筑下了一份份“诊断书”。

   科技支撑抗震救灾,一批专家教授积极建言

如何从地震灾害中汲取宝贵的经验教训,为今后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防灾规划、相关规范制定等提供有益的科学借鉴?灾区归来,各位专家们未事歇息,就又走上了讲坛。

总结经验教训,科技支撑抗震防灾,一批专家教授积极建言,一条条建议,饱含着对灾区人民的深情厚谊,闪烁着科学的理性光芒,从同济园传出,同济专家的声音真诚而又响亮!

   

吴志强教授、夏南凯教授带队的第一批规划先遣队6人赶赴灾区,进行临时安置点规划。

初到灾区,招待所简陋的房间成为了同济教授们临时的办公室,一个通宵,最紧急的问题在不足10平米的房间内得到解决。

陆续赶赴灾区一线的同济人,在最前线建立了“指挥部”


周俭教授在前线临时搭建的帐篷里绘制重建规划方案

后续专家志愿服务队员共26人奔赴成都,他们参加永久安置点选点、城镇体系规划前期工作、聚源新城、向峨乡、彭州小鱼洞镇的乡镇规划。

心系灾区,无私奉献

翻开“同济赈灾病房”接待记录本,一缕沁人心肺的清风拂面而来。医护人员和来自社会的拳拳爱心,通过一次查房、一次次会诊、一次次探视、一次次捐赠,都在用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关怀每一位来自灾区的伤员,感人的一言一行,也为医院留下了一段特殊的记忆。

同济医务工作者战斗在一线

紧急搬运转移伤员

部分重伤伤员转移至上海,附属同济医院医护人员在深夜23点齐聚在医院外等候他们。

6月18日晚,上海首批已康复的26名四川地震灾区伤员和他们25名家属乘坐K282次列车返乡,在我校附属市十医院接受治疗的4名伤员及其家属也将一同离沪。

这个孩子是从灾区转移至上海的伤员,在伤愈即将返回时,面对救助他的同济人们,留下了热泪。

9位来自抗震救灾一线的医疗队成员:汤敬东、沈峰、祝晓忠、许晨、兰洋、周蓓莉、安毅、刘黎明、张晓庆等分别以《党旗飘扬》《志愿者在行动》《大医博爱》《无言的感激》《人性的光辉》《天使·微笑》《生命防线》《平凡英雄》《一个也不能少》的故事和感悟作了生动而又催人泪下的主题发言。他们精彩的即兴感言烘托出了“薪火相传 同舟共济”的鲜明主题。

灾后重建,同济人奋勇当先

6月12日,由建筑城规学院汤朔宁老师带队的同济大学设计小组前往北京,就地震灾区农民毁损房屋恢复重建初步设计方案与民政部、科技部领导、专家进行沟通;然后于6月14日至19日作为“汶川大地震农民毁损房屋恢复重建工作”专家组成员赶赴四川灾区进行现场的设计服务工作。

在灾区工作期间,设计组成员克服了余震、山体滑坡以及条件艰苦等困难,坚持抵达重灾区——四川什邡市红白镇五桂坪村进行现场调研。通过与当地村干部、农民的交流以及实地的踏勘,并结合当地林区木材使用的规定,设计组完成了“什邡市红白镇五桂坪村农民毁损房屋恢复重建设计方案”,该方案因地制宜地采取了木结构,既突出了木结构材料抵抗地震的能力,又符合当地农民对于永久性住宅的功能、外观的要求,得到了民政部、科技部以及什邡市政府的好评。

同济大学与“永恒北川”

2008年8月,上海接受四川绵阳委托,承担起支援“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规划策划项目的任务,并成立以同济大学为主持单位的项目组。由常务副校长李永盛牵头的领导小组和以吴长福为组长的专家组以及项目工作团队集结了同济大学规划、建筑、生态、景观、旅游、展示、水文、地质、材料、环境、交通等10余个学科方向的专家共同参与此项目。由多专业方向人员组成的调研小组多次赴北川开展现场工作。

位于北川羌族自治县曲山镇任家坪的“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主体建筑名为“裂缝”,寓意“将灾难时刻闪电般定格在大地之间,留给后人永恒的记忆”。

建造过程(建议横屏放大阅览)

《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设计与建造  与自然的对话》

地震纪念馆的主体建筑名为“裂缝”

环境学院培训47名川陕灾区水处理技术员与水厂管理员

来自四川汶川、北川、都江堰,陕西宁强等地震灾区水务局、科技局、自来水厂的水处理技术人员和水厂管理人员一共47人,2009年12月12日、13日在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报告厅,接受了为期两天的饮用水处理技术与水厂管理免费培训。

据了解,课题组成员在对川陕地震灾区农村供水系统进行实地考察、现状评估基础上,重点围绕灾区水厂重建和深度处理技术、灾后输配水网管修复重建技术等专题,进行理论方法研究和设备研制,支撑农村给水设施恢复重建,确保农村饮用水安全。

同济志愿者都江堰布局"6区2带"打通经济命脉

由同济大学刘滨谊教授带队、同济大学景观学专业博士、硕士志愿者组成的实践服务团对都江堰景区、青城山风景名胜区等地进行了实地踏勘和考察。青城山上的索道站损坏了,志愿者们背着资料和相机徒步爬山4个小时,为的是实地勘测制高点“老君庙”的震后状况,用了整整一周时间,研究生志愿者获得了景点、建筑、基础设施、旅游线路等情况的第一手资料,完成了《青城山镇整体规划》为都江堰重点布局了“6区2带”的景区格局,希望能帮助都江堰尽快恢复旅游。      

我校承担重建重点项目——都江堰“壹街区”

为灾区孩子建最安全学校

何敏娟从事“现代木结构”研究,充分理解木结构的优势和特点。 “木结构绿色、节能、可再生资源利用、抗震等。国外大量的民居都是木结构。 ”“一定要为孩子们建一所抗震性能最好、最安全的学校。 ”汶川地震后,她立即向政府建议用木结构重建校舍,并积极联系国外机构捐赠木材、援助建设,与其他援建人员一同前往灾区考察学校新址。施工过程中,她多次到现场进行施工配合。

在上海对口支援的都江堰,如今焕然一新的向峨小学有教学楼、学生宿舍和食堂3幢全木结构建筑。其所有建筑的抗震标准为8度设防,不仅具有优异的抗震性能,还具有防火、环保等特点。

“由于得到各方支持和团队的努力,这一项目节省政府投资近千万元。”其团队无偿参与设计的“都江堰向峨小学”,因融合“抗震安全、绿色节能、国际合作”等多个特点,成为上海援建都江堰灾后重建的一项示范工程。

我校建立起滑坡多元传感器网络立体观测体系

利用高空卫星、低空无人机及地面多源传感器三位一体的探测模式,构建出一套合适的理论与方法,其中包括:研究致灾前兆的早期探测及多源传感器网络协同强化观测;基于统一时空基准,构建满足点线面、多时空尺度、多分辨率覆盖的高精度可靠的智能传感器网络;实现历史数据与现时观测数据的联合处理方法,建立观测数据质量控制模型和校验支持。“空-天-地-内多源异构立体观测网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点击图片跳转至相关报道)

汶川十年,磨出来的灾难医学!

在汶川地震救援中,大医院的专家,因习惯了多年来护士分诊、仪器检查,在断水断电、医院塌陷、缺医少药的灾区竟有些不知所措。还有一些医生没有掌握最关键的检伤分类技术,往往是谁喊疼谁先被抬上飞机。真正的重伤员,尤其是那些肝脾破裂者不会出声——却没得到及时转运。

十年间,由同济附属东方医院院长刘中民牵头的灾难医学系和中华灾难医学会先后成立。学会陆续组建地震、火灾、水灾、爆炸、科普等多个学组,20余个省市建立了二级分会,为中国灾难医学的起步打下坚实的人才储备基础。

“亲历过那场灾难之后,我更担心灾难再次到来时,我们仍然没有完善的医疗救援体系。”同济附属东方医院院长刘中民如是说。

灾难中我们也在成长。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

……我们做了许多区区一篇图文无法详实记录
作为同济人我们竭尽所能拼尽全力做更多
十年弹指一挥间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十个防灾减灾日主题是“行动起来,减轻身边的灾害风险”


抗震救灾不是一时一刻的工作

直至今日,我们参与

灾后重建以及防灾技术研究工作

仍未停歇。

……

同济天下,

从来不是一句空谈,

百年来如此,

从今往后更是如此!


5·12铭记国殇铭记使命同舟共济振兴中华

文章已于修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